《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旨在考核学生高等数学基本素养,考察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主要知识点学习、领会和掌握的情况。题型尽可能多样化,题量适中,基础题约占70%,稍灵活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题目,大题目占分不超过10%。
三、考试内容及分值
考试内容:一元微积分,线性代数。具体要求如下:
1. 函数与极限 、连续(18分)
熟练掌握初等函数定义域的求法;熟练掌握函数极限的计算,其中主要是利用常见的等价无穷小的替换、两个重要极限的以及洛必达法则求函数极限;灵活理解连续性概念。
主要考点:函数的定义域,2个重要极限,常见的等价无穷小的替换,洛必达法则求极限,连续性概念。
2. 导数与微分(20分)
领会导数概念,熟练掌握一元函数的基本求导公式和求导法则,并能运用这些公式和法则求简单复合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求隐函数的一阶导数。
主要考点:基本求导公式,复合函数求导,隐函数求导(一阶)
3. 导数的应用(16分)
熟练掌握一元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并能利用它划分函数的单调区间和证明相关不等式;熟练掌握一元函数极值的求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最值问题。
主要考点:划分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求极值,不等式的证明,简单实际问题求最值。
4. 不定积分(16分)
熟练掌握基本积分公式;熟练掌握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主要考点:利用基本积分公式求不定积分,简单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
5. 定积分及其应用(24分)
熟练掌握利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并能运用他们求定积分;理解定积分的定义,熟练掌握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主要是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主要考点:利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求定积分;简单的定积分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直角坐标系下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6. 线性代数(6分)
熟练掌握基本矩阵的运算。包括矩阵的乘法,矩阵行列式(不超过三阶)求值,求逆矩阵(不超过三阶)。
主要考点:三阶行列式的计算,矩阵的乘法运算,二(三)阶矩阵的逆矩阵。
四、试题类型及分值
1. 填空题15分
2. 选择题15分
3. 计算题60分
4. 证明题10分
五、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
考试方法: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六、成绩评定方式及比例
本次考试成绩占比100%。
主要参考资料
1.宋迎清.高等数学(上)[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
2.李俊锋.线性代数[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结构力学》课程考试旨在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结构力学基本知识,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及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高等结构力学课程和有关专业课程、为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基本要求
1.静定梁:
知识点:截面法计算指定截面的内力,利用微分关系作内力图,分段叠加法画弯矩图,多跨静定梁的组成特点及计算。
重点:分段叠加法画弯矩图; 多跨静定梁反力、内力的计算及内力图绘制。
2. 静定平面刚架:
知识点:静定平面刚架的特点、几何组成及型式,反力的计算,内力的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内力图的校核。
重点: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
3. 静定平面桁架:
知识点:桁架的特点和组成分类,结点法、截面法和联合法求桁架内力。
重点:特殊杆内力判断,结点法、截面法和联合法求桁架内力。
4. 虚功原理和结构的位移计算:
知识点:虚功,刚体与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和位移计算公式,图乘法,广义力与广义位移,线性变形体系的三个互等定理。
重点:各类结构在各种外界因素作用时位移的计算,图乘法。
5. 力法:
知识点:力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体系,力法的基本方程,绘制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
重点:力法的基本方程,绘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
6. 影响线:
知识点: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机动法作单跨和多跨静定梁的反力与内力的影响线,影响线的应用。
重点: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机动法作梁的反力与内力的影响线。
7. 结构的位移计算:
知识点:虚功原理和位移计算的概念,位移计算公式,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互等定理。
重点: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
8.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知识点:自由度、约束、瞬铰、多余约束等概念, 体系自由度计算公式,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瞬变体系的特性,静定、超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
重点:应用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分析平面杆系的几何组成。
三、考试内容及分值
1. 计算多跨静定梁并做内力图。(约占15分)
2. 计算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并做内力图(约占15分)
3.计算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并判断零杆的数量(约占15分)
4.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约占15分)
5. 用力法求解1~2次超静定结构,并画出其内力图(约占20分)
6. 作静定梁支座反力及内力的影响线(约占10分)
7.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约占10分)
四、试题类型
计算题60分,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填空题20分。
五、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
1. 考试方法:笔试
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六、成绩评定方式及比例
成绩评定为试卷考试评定的方式,考试成绩占比100%。
七、主要参考资料
《结构力学》上册,包世华主编,2018年3月第5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考试目的主要考核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材料及构件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构件分析方法和设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
考试中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识记”、“领会”和“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识记:对有关定义、概念、结论等知识,能够了解、识别和正确表达。
领会:了解、懂得知识的内涵,能对知识的内容做出说明、解释和运用,并知道它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简单应用:能够应用课程中某单一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
综合应用:能够综合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
考试题目份量适中,范围广,基础题占60%;中等难度题占25%;较难题目占15%。
三、考试内容及分值
3.1 考试内容
第1章 绪论
考试知识点:
混凝土结构的概念;混凝土结构的分类;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考核要求:
1. 识记:混凝土结构的概念、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2. 领会: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考试知识点:
混凝土的各项强度指标及标准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收缩和徐变的概念;影响徐变和收缩的因素;混凝土的选用;钢筋的种类和级别;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指标;钢筋的选用;粘结力的组成和保证措施。
考核要求:
1. 识记:混凝土的各项强度指标及标准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的选用;钢筋的种类和级别;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指标;
2. 领会:收缩和徐变的概念;影响徐变和收缩的因素;粘结力的组成和保证措施。
第3章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考试知识点: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结构的功能要求、荷载分类及其标准值与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两种极限状态及其设计方法。
考核要求:
1. 识记:结构的功能要求、荷载分类及其标准值与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2. 领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破坏实质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考试知识点:
1.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梁侧纵向构造钢筋与拉筋的设置;混凝土保护层的定义和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截面有效高度、ξ、及配筋率概念、板的受力钢筋与分布钢筋的构造要求等。
2.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
3.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计算:截面设计和承载力复核。
4.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计算:截面设计和承载力复核。
5. T形截面分类和判别条件;两类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考核要求:
1. 识记: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2. 领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
3. 简单应用:T形截面分类和判别条件;两类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4. 综合应用: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复核;
第5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考试知识点:
1. 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2. 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设计计算与强度复核。
考核要求:
1. 识记: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2. 领会: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 综合应用: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第6章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考试知识点:
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概念及判别条件;大、小偏心受拉破坏特征;大、小偏心受拉破坏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偏心受拉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考核要求:
1.识记:大、小偏心受拉的破坏特征;大、小偏心受拉破坏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偏心受拉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2.领会: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概念及判别条件;
第7章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考试知识点:
1. 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构件的概念。
2. 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普通钢箍柱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及复核。
3. 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及判别条件;附加偏心距及初始偏心距的概念;二阶效应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
4.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截面设计;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考核要求:
1. 识记: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构件的概念。
2. 领会: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及判别条件;附加偏心距及初始偏心距的概念;二阶效应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3. 简单应用: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及复核。
4. 综合应用: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截面设计。
第8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考试知识点:
抗扭钢筋的组成;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配筋强度比的概念;剪扭相关性;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的意义;矩形截面受扭构件配筋构造要求。
考核要求:
1. 识记:抗扭钢筋的组成;的概念。
2. 领会: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破坏原因;剪扭相关性;矩形截面受扭构件配筋构造要求。
第9章 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考试知识点:
裂缝宽度的概念;裂缝控制等级;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减小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措施;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最小刚度原则的概念;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的措施。
考核要求:
1. 识记:裂缝宽度的概念;裂缝控制等级;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2. 领会:减小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措施;最小刚度原则的概念;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的措施。
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考试知识点: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概念和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要求;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预应力损失的概念;各类预应力的损失及减少损失的措施;预应力构件在各阶段预应力损失的组合。
考核要求:
1. 识记: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概念和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要求;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预应力损失的概念。
2. 领会:各类预应力的损失及减少损失的措施;预应力构件在各阶段预应力损失的组合。
3.2考试内容所占比例
1. 基本知识(约占30%)
(1)绪论(2分)
(2)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0分)
(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4分)
(4)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6分)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8分)
2. 基本构件设计计算(约占70%)
(1)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0分)
(2)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4分)
(3)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2分)
(4)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4分)
四、试题类型
1. 选择题(约占20%)
2. 判断题(约占20%)
3. 简答题(约占20%)
4. 计算题(约占40%)
五、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
1. 考试方法:笔试
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 考试时间:120分钟
4.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和结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成绩评定方式及比例
成绩评定方式为笔试成绩,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100%。
七、主要参考资料
[1] 沈蒲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撰写:彭朝晖/陈利群
2021/3/15
原网址:http://jwc.hncu.edu.cn/info/1134/3712.htm